于和伟:3岁丧父,吃姐姐奶水长大,成名后为8个哥哥姐姐买房!

演了二十多年的戏,还不如在台上跳一次舞来得火,名气这个东西于和伟一直没能琢磨透。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都会传出于和伟终于火了的确认,于和伟也学会了别把这当回事儿。今年《我是刑警》刷新收视率,于和伟已经练就了处变不惊的态度。观众心里有杆秤,叔圈顶流的位置大家轮流坐,只有好作品能够长久的留下来。于和伟一直坚持在生活里的自己不是任何角色。但是从刑警秦川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秦川的妻子可谓是最强警嫂,始终如一的支持常年不在身边的丈夫。这种无私的爱,于和伟也从家人身上体会过。在于和伟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演员之前,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人问津。是家人在落魄时依旧支持、信任于和伟,他的成功不止是一个人的故事。“演技教科书”是怎么练成的?于和伟在成名之前,经历了什么样的挣扎?于和伟上大学的时候已经21岁了,当时的老师都惊讶他为何到了这个年纪才来上大学。第一次从北方到南方上学,于和伟感到格格不入。他不习惯上海的潮湿闷热,吃不惯上海的食物,因为口音问题连交流都有障碍。于和伟虽然是老大一个小伙子,可是刚一到上海就把行李给丢了,当时恨不得直接回家算了。给他打击最大的还是学习上的不适应。上戏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学生,于和伟时常感觉到自卑。课上的小品作业做不出来的时候,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于和伟。学校里的种种打击,让于和伟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演戏这块料?这个学习机会,是于和伟任性求来的,不止是他自己的愿望,还寄托着全家人期望。要是不学出一点儿名堂来,于和伟无颜回到家乡见江东父老。大学新生被称为八九点钟的太阳,大学老生于和伟是一趟没有岔路的火车,只能硬着头皮前行。学习就像跑步,都有一个临界点,突破那个屏障之后,于和伟才看到豁然开朗的人生。埋头苦学的于和伟找到了学习戏剧的乐趣,每次上课都收获良多。这四年专业训练,让于和伟受益终生,年纪越大,演的戏越多,他越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也让他越来越感激,当初全家人共同凑钱供他上学的那个决定。于和伟在家里排行老九,上面还有8个哥哥姐姐,他出生的时候母亲已经45岁了。无论是从身体状况上,还是在家庭情况上,养育于和伟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长姐如母这句话在别人家里是象征意义,在于和伟家里是现实意义。于和伟从小跟自己的外甥一起长大,两人年纪相差一岁。因为母亲年纪大了,喂养于和伟的人物就到了大姐身上。大姐就这么一手抱于和伟,一手抱着自己的女儿,把于和伟拉扯长大。长大之后于和伟回忆起这段往事,更加感动于大姐的无私。于和伟三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不得不外出卖红薯赚钱。一个母亲要养育9个孩子长大,除了信念也没有别的可以支撑她的了。年幼的于和伟在8个哥哥姐姐的轮流看护下成长,家里的好东西都先留给于和伟。家里虽然过得困难,但是哥哥姐姐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把于和伟养育成才。于和伟曾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差点儿辍学,是哥哥姐姐一块、五毛钱这样给他凑齐了学费。所以于和伟的前半生,最感激的两个女人就是母亲和大姐。他在演艺道路上的奋斗,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梦想,另外一部分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然而还没等于和伟声名显赫,母亲和大姐先后离去。忙于工作的于和伟甚至没能赶回家去看望她们最后一面。这是于和伟一生的遗憾,每次见到大姐夫,于和伟都会感叹自己还没来得及报答养育之恩。他能做的事情,是替他们照顾剩好剩下的家人。于和伟的人生并不是电影里的逆袭故事,他没有因为哥哥姐姐的付出就天赋异禀。学习一直不是于和伟擅长的事情,他在学校的里成绩只能勉强过关。唯一擅长的事情是唱歌,可是对于徘徊在温饱线的困难户家庭来说,唱歌是非常奢侈的爱好。第一次中考的时候于和伟的成绩不理想,于和伟心里想还想继续学习,可是又不忍开口。这时候又是哥哥姐姐坚持让于和伟完成学业,相信他日后会有一番成就。家人一起凑钱让于和伟上补习班,重新准备中考。即使是这样,也远远不够补习班的费用,于和伟请求老师给自己一个机会。他原本希望老师能把补习班的费用缓一缓,等日后有钱了再还上。老师了解情况之后,慷慨解囊替于和伟垫上了剩余的补习班费用。并建议于和伟去报考师范学校,以后可以当音乐老师,工作上比较有保障。老师是除家人外,对于和伟有知遇之恩的贵人,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后来的于和伟。于和伟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用学习改变命运。毕业之后于和伟考入抚顺话剧团,开始正式接触到表演。以前他的渴望是毕业后有个工作,进入话剧团之后,他对舞台产生了向往。那时候于和伟只是话剧团的一个小演员,别人表演,他就搬个板凳在舞台边上看。他也期望着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中间,去更大的地方学习表演成为了他的目标。可是给家里人一说,大家都反对,话剧团的工作稳定,是家里挣钱最多的。为了虚无缥缈的演员梦放弃铁饭碗,在朴素本分的母亲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于和伟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不顾家人反对去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并拿到了通知书。母亲还是觉得花钱再上四年大学不划算,出来之后还能找到话剧团这么好的工作吗?姐姐看到于和伟努力,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她觉得考上大学不容易,不能轻易放弃。“你是咱家第一个大学生,姐姐支持你,就是砸锅卖铁姐姐也供你上大学。”为了给于和伟凑齐学费,姐姐把给自己孩子买的钢琴买了,拿出了几千块钱。于和伟没有辜负姐姐的支持,在大学里,他几乎是所有大戏的主角,毕业后直接分配到话剧团。在戏剧学院的时候,于和伟外出拍戏,一集能拿到1500元人民币。不过这只是漫长演员生涯的开始,于和伟在演艺道路上坚持了数十年,才终于让观众记住自己的姓名。在自己有能力之后,于和伟也不遗余力的帮助8个哥哥姐姐及其家人。据知情人士说,于和伟给几个个哥哥姐姐都买了新房子。成名前后,于和伟的角色变了很多,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家人的感恩之心。信息来源:于和伟又爆红,但他回家卖包子了2024年12月22日10:51新浪网作者观察者网于和伟:放弃铁饭碗考进上戏潦倒时演一天只挣200新京报2017-07-0508:17央视网2020.1.2——[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家中无法替代的归属感让于和伟找回了内心久违的放松与平静“一人千面”于和伟:希望生活当中不是任何角色2021年03月19日09: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社会
这是中国人的浪漫!六代机试飞成功,毛主席雕像下全是六代机照片
下一篇:再谈巴黎奥运对决,张本智和坦言:差距大,输给樊振东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