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琪
来源 | 刘安琪说商经问:老师,我法考过了,是考公务员还是当律师呢?我的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普适的答案。所有的工作,只有适合不适合,而没有好或者不好。而适合与否,只有你自己才能探知。但我想说,目前对于体制内,有过分的美化,对于律师行业有过分的“黑化”一、好像只要说起体制内,就是体面、稳定,以后衣食无忧。这么看,显然是不符合辩证法的:每一份工作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总有适合,也有不适合。就说今年两个传播度很高的事件:1.苏州马翔宇事件他清华本硕,中信证券研究员,读书和工作都是顶配。然后回到苏州工业园区,在招商局工作。据说,在招商局工作期间,写了很多比上级大单位还牛的大文章、大报告。我相信,这是真的:券商研究员的行研和写作能力,用来写招商文件,是降维打击。但他不参与领导的违规违纪行为,他拒绝在问题文件上签字。于是,领导冷落他,同事排挤他。评优没他,甚至把他踢出工作群。我和我娘开玩笑说,如果我在单位被领导踢出工作群,我就躺平,上班看小说,刷手机,反正每个月给我开工资。我娘说,你没在体制内待过,一个年轻人,在单位做了冷板凳,那种感觉比吞一千颗针还难受。后来马翔宇实名举报,领导被查处后,他也辞职离开2.《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武大硕士辞职选调生顾同学是武大德语硕士,选调生获得嘉峪关市公职。家在兰州,每周在嘉峪关和兰州往返。因不适用工作岗位,后辞职。《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是她入职和辞职的心路历程,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成为一时热点。许多人说,她拿着别人都羡慕的金饭碗,还不知道珍惜;说她缺乏扎根嘉峪关服务基层的精神~作为局外人,很难去评价小姑娘做得对不对,但从她的文章里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她自己觉得这个岗位不适合。这两个事件,让我感触很深。在我毕业前,家里最希望我去考公:先考国家部委,考不上就考北京市的,考山东省的、济南市的;如果也考不上,就去当村官,然后再考~直到我考上为止。但我那时候就明白,我不适合考公:我不怕加班加点的工作,也不怕每天出差的舟车劳顿;我怕周而复始看不到前程和希望。我愿意不惜时间和体力做案例研究和伏案写作,但不想参加各种觥筹交错的应酬。我喜欢喝朋友们在一起畅聊无碍,但讨厌在KTV里声嘶力竭红尘滚滚。如果让我去竞争性的岗位,有可能还有希望,但如果到体制内,我必然平庸,甚至比马翔宇和顾同学还难受~我知道现在就业环境总体堪忧,确定性成为大家看中的要素。但我希望,你做出考公的选择是因为你认为:考公是最好的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选择。是奔着为人民服务去的,而提拔、晋升,有则有之,无则无之~祝愿前天参加考试的同学,上岸二、被过分黑化的律师行业和年轻的同学们聊起来,想当律师的比例越来越低。主要原因是:当律师起步太难,新律师待遇太低,行业太卷;案源为王,自己难以成功~首先,必须承认以上这些现象存在,但不能代表行业的全貌。这些观点的表达渠道是什么?表达这些观点的群体是谁?是小红书,是刚刚工作的师兄师姐。他们说的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没有错误。但这不是律师行业的全景图。刚刚步入职场的法律人,承受压力大,收入低,帖子中有较为悲观的情绪。加上小红书等媒介的精准投放功能,这些信息最容易展现给在校的同学。但如果要了解一个行业,不能只看刚入行的状态,还要看执业三年的、执业五年十年的状态。还要看律所主任的状态。综合起来,才能对整个行业进行评价,才能去判断,我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小时候读《盲人摸象》以为只是一个笑话,到现在看,这是一个寓言,即便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在法律人受过逻辑方面的训练后,仍容易陷入的误区。律师这个行业,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多数时候没有人手把手的教你每一个环节;从来就没有喂到嘴边的案源和业务。我听过一个网游的广告: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捡~许多年轻律师进入这个行业,很多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开局一张法考证,剩下全靠自己打拼~刚入行是这样,执业十年依然是这样。这是律师行业的艰难之处:永远无法躺平~无法一劳永逸~无法坐享其成~没有铁饭碗但也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主动选择这个行业的人,是一批愿意拥抱不确定性的人,在这里只要不触碰法律底线,你敞开了折腾,使劲折腾~如果足够努力,还找对了方向,就能够自我实现!昨天在广州见到罗欢平律师,他说,从学历上,从出身上,从现在做的案子上,他不是大律师;但是自己反复折腾,也不害怕从头再来,现在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这个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虽然有利益的固化,但比起别的行业,其实没那么严重。加上互联网的因素,其实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而不是更少的机会。有人说,律师行业论资排辈;好像除了网红领域是后来者不断居上,哪个行业不论资排辈?反而在律师行业,你业绩牛,老合伙人也不能拿你怎么样~有人说,律师行业要看客户脸色,但律师手中有任意解除权;他只是舍不得不做这个业务,如果真到了涉及风险和尊严那一步,你是可以说NO的~还是那句话,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我希望你能拥有称心如意的工作。而人生的悲剧多在于:站在门口,恐慌扑面而来,没有心力去探究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而是随大流选了“别人说好”的工作,然后这么多年将就着,凑活着~你也不是过得不好,但总像鞋里的那粒沙子~法宝新AI系列产品智能写作智能问答模拟法庭法宝来合同法宝合规责任编辑 | 吴晓婧审核人员 | 张文硕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