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5 06:54:46 来源:热点快讯网 作者:诗然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新闻被炒的小火了一把。讲的是某所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说:“你们谁要是不想上我的课,对我说就可以,我肯定不再管你”。而在之后的教学里,这名老师无论是点名、提问真就无视了班里的一名同学。哪怕该同学上课睡觉,老师也不会管,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评论。有意思的是,评论区里几乎是两极分化的场面,有支持和理解这名老师的。说有些学生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与其把精力消耗在他们身上,还不如多关注愿意学习的孩子;有的却对该老师进行了深刻和全方位的抨击:身为老师就是教书育人的,就不能放弃每一名学生,怎么能对学生失望呢?学生再怎么让你失望,也不能在教学上“摆烂”,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无异于谋财害命!从教多年,说实话,这种现象其实真不算新鲜。我想无论是哪个学校也都有这样的老师吧。反而有一个词让我思考良久,那就是“失望”。老师,究竟可不可以对学生失望?小阳和小怡是两个特别乖巧懂事的孩子,从高一的时候就加入了学生会,在我任指导教师的宣传部里从事学校官方公众号和快手号的宣传工作。她们一个喜好写作,一个热爱拍摄和剪辑,所以我一直特别关注她们两个,也经常给她们“开小灶”,进行一些额外的培训和指导。到了高二的时候她们双双升为了部长。事情的转变也恰恰她们从当上部长之后开始。我慢慢发现,她们的工作总是不能令我满意,布置的工作要么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要么就是作品质量差强人意,到了后期由于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的阶段,布置下去的任务更是有如打了水漂一样,石沉大海渺无音信。每次质问,她们总是很诚恳说“老师我错了”,几乎都成了口头禅了。开始我还当是任务太多、难度太大,毕竟当部长和当部员不是一回事。后来在降低工作量和难度之后,还是一样的情况。慢慢的,我从耐心教导变成开始批评,又从批评变成了懒得批评。直到现在,我也终于体会到了那两个,什么叫失望。最近我一直反思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对她们失望?百度百科对失望的解释是希望落了空;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由此可见,先有了希望才会有失望。能让一个人失望的,那对方对你而言一定是个特殊的存在。我对她抱有特别的期待,一方面认为她是个可造之材,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之间的师生情感比起其他普通学生,要更深一些。我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她们在学校的成长能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没有人会随随便便对一个不相干的人失望。人要想彻底摆脱失望这种情绪,那就要彻底告别期望。有人说,失望只两种可能:选错了人;或是怀有不该有的期待。但反过来想想,期望其实是双向的,你期待对方,对方也会期待你。我希望在我的培养下,我的学生能出类拔萃,而我的学生也一定要有同样的希望才可以。否则的话,失望就是必然的。就像开头说的数学老师一样,在后续的评论中,有位本班的同学给出了解释。其实在老师说完“你们谁要是不想上我的课,对我说就可以,我肯定不再管你”这句话后,真的有一个男生去找了老师,而在这之前,这名老师对该生可谓是百般照顾,可他依旧我行我素,经常和老师对着干不说,还严重影响课堂秩序,每节课老师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做他的工作,耽误了其他同学们上课。后来这名老师果然言出必行,再也没有批过他的作业、检查他的学习情况,只要上课不捣乱,几乎就当他是透明的。而讽刺的是,这名老师在本校一直都是教学骨干,以教学水平高、管理严格而闻名,她带过的班,数学成绩永远都是全校第一名。是什么让这名老师做出不闻不问的决定?联想到我自己,我觉得,那一定是深深的失望吧。不对称的期望,结果一定是反向的。为什么老话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知乎有位网友说,失望的时候在心里默念三遍:是你随随便便就对别人产生了期望!又随随便便地因为失望开始发怒!对某些学生来说,他可能并不想从你身上获得什么期望值,你对他的期望越大,你给他造成的“麻烦”和“困扰”就越多。从头到尾都是你在唱独角戏。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看见了太多不懂事的学生和不配合的家长,在有限的精力和升学、考核等压力下,想改变一个人实非易事。有些老师想得开,既然改变不了学生,那就改变自己。降低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值。当你不再对学生抱有期望,那么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惊喜,反而心情会更加愉悦。然而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教师这个职业,把“好为人师”这种天性发挥到了极致,在几千年“传道受业解惑”的思想影响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已经根植在每个老师的骨髓里,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栋梁之材。尤其是每当我们看到一些好苗子,更是忍不住想要多关注一点,多教导一些,期待着璞玉化美玉。可现实情况却总是不能如愿。老师们难免对学生有了这样那样的失望甚至绝望,乃至做出不管、不闻、不问的决定。面对舆论的谴责,所有人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说这样的行为会让学生更加自卑、更加没有成长,老师不应该对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可老师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当自己付出良多却毫无收获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失望?每个学生来到老师面前都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原生家庭的印记、现代社会的冲击、网络平台的影响,已经让他们和十年前的学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百般努力却无所成就,怎能不失望,又怎能不“抛弃”。可最为幽默的是,当你放弃的学生有一天自己想开了,屁颠屁颠跑来找你请教问题的时候,老师们还是会再一次耐心起来,再一次期望起来。纵使他有各种不是,我们都会因为他一点点改变原谅他,然后再次陷入”希望一失望一希望“的无限循环中。我们关注学生,也希望有人愿意考虑一下老师的感受。这几天因为小阳和小怡的事,让我倍感煎熬。因为我首先是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给她们的压力太大了?是不是我的教导方式不正确?是不是我们的相处方式有问题?孩子永远都没有错,或者说,会犯错的才是孩子。大人都会犯错更何况学生呢。有时候我也想一甩了之,不管了,既然你们自己都不珍惜,不上进,那我费这个劲干嘛。可每当自己看到一篇写作技巧的文章,看到一个创意十足的视频,还是想第一时间分享给她们,终是不忍心就这么“抛下”。可怜天下老师心呐,孩子们,老师愿意为你造船开道,你们愿意扬帆起航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