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学生坠亡事件的结果出来了,彻底激起网友的怒火,按理说,学生跳楼自杀已经不是个例,为啥这次引发这么大的舆论呢?因为这个女孩是活生生被逼死的。这个女孩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的火箭班,成绩优异,性格活泼,同学都很喜欢她。只因不想参加一个活动,就被年级副组长徐某、德育处副主任康某某批评、写检讨,还要求女孩一个班一个班地道歉。事后,女生跟舍友说老师批评得很厉害,让她觉得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当时女孩就有了轻生的念头,好在被同学发现,及时制止。同学把她带到办公室,估计是本想让老师开解一下,没想到,这才是女孩悲剧的开始,在办公室里,几个老师继续批评她,有人更是说“你今天不跳,就别在一组待了”,最终女生选择跳楼。……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几个老师。韩愈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这几个老师在做什么呢?批评、辱骂、威胁……在官方的通报里,说的是批评教育方法欠妥、言语不当,这个通报,实在太荒谬!一个老师,对着一个未成年人,尤其是刚有过轻生念头的未成年人说“你今天不跳,就别在一组待了”。这无疑是教唆自杀!而官方的通报却定性为言语不当,两者之间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个是民事责任,一个则是刑事责任。如果是民事责任,最多就赔点钱,如果是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唆自杀归于故意杀人罪,情节轻的3~10年,情节重的10年起步,或者处于死刑、无期徒刑。……但不管结果如何判处,这个女孩却再也回不来了,要是没有这事,她的前途本应是一片光明。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大学,组建一个温暖的家庭,过着幸福且灿烂的一生。让人痛心的是,她本来也想好好活着的,第一次轻生在同学的劝阻下,她已经打消了跳楼的念头,但在随后20分钟老师的“教育”中,女孩不堪受辱,选择了玉石俱焚。或许在主观意义上,老师说的是一时气话,但是!大错已经酿成,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就此凋零。所以,当教育局的处理结果出来,很多人不买账了。谁来赔偿这一条鲜活的生命?谁来宽抚那些目睹此事受伤的心灵?那个想救她的男孩,那个女孩的好友,那个女孩的家人。……但话说回来,这个事件只有老师有错吗?事情的起因是一个活动,而活动是学校为了迎接省领导的视察,要求每个组出节目。事实上,打扫卫生、表演节目……这种活动要求比比皆是。不禁想问,这种形式主义的作秀真的有意思吗?有的不过是,领导开心了,受表扬了,政绩提升了。而学生呢?没有人在意他们开不开心,乐不乐意。学校为了迎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将学生变成校方的工具。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是什么呢?一句夸赞。只因不想参加一场活动,她就遭受到师长的侮辱,而教唆她跳楼的那个人康某某还是管德育的。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学校竟然让这样的人来管德育。在这个女孩跳楼的事情被爆出后,也有更多的学生开始站出来声讨学校的 康某某老师,之前就有学生被她骂到抑郁、休学,有人更是被折磨到神经衰弱,还有人同样想选择自杀。她之前教过的学生更是指名道姓的说她要道德没道德,要知识没知识,光有一张对下骂人,对上溜须怕马的嘴。这就是这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师长形象。但更让人讽刺的是,就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还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管德育。这是学校的失职,是教育系统的失职。……一个16岁身处青春期的少女,在受到老师接二连三地辱骂后,选择了自我了结。这是一场无言的谋杀,更是一场语言暴力造成的悲剧。而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场景不仅仅出现在学校,更出现在家庭。青春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经历着剧烈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与成年人相比,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就像一座小火山,情绪一上来,就很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比如拿着刀子冲上去或者“以死明志”。另外,青春期的孩子还特别注重自我认同和他人的看法,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家长,一言一行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尤其在面对批评或压力时会特别脆弱。所以,家长、老师和社会都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健康的自我认知,以及发展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告诉孩子,伤害自己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先保护好自己,不管什么时候,爸妈在你身后,不要怕,有我们。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关主我的同名gzh: 胡胡的全球笔记,我会分享更多关于生活、教育方面的热点。写到这,心中的怒火还不足以平息,留给你们留言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