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崂山湾平台公司40.6亿元的总价拿下崂山张村河大宇地块,至今没有上市开盘的动静;2023年12月,崂山迪生山庄北两地块被淄博房企金鼎智达拍下,也是至今”沉默不语“;城阳某平台公司的高端改善二期,从年初就不断传闻要开盘,到现在还在蓄客中,示范区至今未开放;而该项目三期地块,索性卖给了外省一家医药企业……到今天,真没想到,楼市的变化会如此之大。1、开发商的“躺平团”最近,楼市重磅消息层出不穷。比如,万科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万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0亿元至90亿元,同比下降171%至191%。这也是,万科上市三十多年来首次亏损。而且,万科的股价自5月下旬开始持续下行,区间跌幅超过了30%。万科尚且如此,其他房企可想而知。今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卷不动了,选择了躺平。在青岛,”躺平团“的杰作还真有不少,有些躺平的房企,甚至眼光特别独到,还很成功。春节刚过,有几个开发商,不看好市场走势,索性把营销团队解散了,售楼处关门大吉……李沧板块的中交娄山春晓和爱情天宸万象都是”封盘“高手,既然无法开源,那就疯狂节流吧。这两家算是很有良心了,不卖房子,但工地没停。最近俩月躺平团队伍不断壮大。新一批躺平的,不是直接关门,但近乎于零成交,个位数,”随缘顺销“。比如,城阳上马的中铁诺德澜湾、市北的逸安居。以往,崂山市场本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尤其是海景房,客群都是高端。但现在,竞品太多,很考验资金实力。于是,崂山也有躺平掉队的楼盘了。比如,佳源华府(崂山首府)。郊区就不用展开说了。两年前,郊区多个板块已经陆续出现了大片躺平楼盘。2、交付半年多,去化仅3成西海岸的躺平盘,从隧道口出来,沿着滨海大道,有位置极佳的金沙乐府,也有靠近海洋活力区的融创中心,还有古镇口的世博城等。今天,聊的躺平盘,和以上都不太一样。中绿蔚蓝湾,以前的鲁能地产,后改名中绿集团。这个盘,从2021年开始销售,去年年底交付,交付之后过了八个月,仍然有大量房源没卖出去。查看网签数据,去化率也就3成左右。房子卖得是真差,营销团队已经无能无力。所有能释放的卖点、噱头,都已经清晰可见。你可能会说,降价促销啊。人家早行动了:从最早一万三,已经特价到8000元。但这个盘的BUG太明显:周边两家工厂、还有废品收购站、加油站等,界面实在太一般。就在今年四月份,该楼盘西侧紧邻的环球集团某工厂新上了3条喷粉线……令人无语的是,中绿集团可是宣传打造:中央活力区首个健康社区金级认证项目。讽刺意味十足,隔壁就是工厂,宜居属性全靠小区内部呈现了。但交付呈现实在没有亮点。购房者小区内逛一圈,周围两条路,溜达溜达,一眼望去,工厂……购房者:这房子,真没法买。所以,中绿蔚蓝湾,躺的非常彻底。啥招都没用,坐等市场回暖……3、被裁、转行和焦虑不安再看看7月份的青岛楼市,真的找不出一家销售火热的楼盘。相反,两三年前卖的不错的盘,逐步到了交付季节,却成了被业主讨说法的重灾区。尤其是市区几个知名楼盘,两三年前买入的,都是亏损状态。加上,过度宣传,有些瑕疵被无限放大,被业主们”暴击“。咱就不点名了,这些盘面对老业主,实际上也是躺平状态。闹吧,发泄吧。再看青岛各家房企的现状。几个知名房企把青岛分公司和济南分公司直接合并,裁员的同时,也不拿地了,专心处理尾盘。本地企业呢,裁员是主流,还有发展副业的,比如,好几家本地房企增加了卖酒业务,其中做的比较成熟的就是奥润旗下的某酱香型白酒。最后,聊聊房地产从业者。房师傅认识的一些从业者,这几年陆续转行的,有去保险公司的,还有做理财的。有跨行做抖音、小红书,走自媒体路线。还有创业的,开各种店。当然,还有去比较热门的牙科、海洋生物制药……楼市产业链上下游的从业者,被波及得更明显。户外广告、网媒、纸媒等传统媒体业务和地产相关的,都是大幅下滑。还在地产公司坚守的伙计们,聊天中都是焦虑不安和无奈。4、写在最后:无限割裂下半年市场如果继续下去,那躺平的项目会不断增加。会有更多房企加入到不拿地、苟活行列中。该做的动作都做了,销售业绩依旧惨淡。那边,房贷利率不断创新低,鼓励政策不断出台。另一边,观望群体不断壮大,多数楼盘并未感知到”暖意“。有些房企高管也是迷茫:这种局面得持续到什么时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