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学申请美国前10的商学院的平均分数要求是740分,所以说700到740之间,就是学校排名50到10之间的一个差距。 第二部分、国内外商学院教育对比国外商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留学:您觉得国内的商科管理类教育跟国外相比,有什么样的异同和差距?张洪伟:商学院目前要看什么项目,总体而言,国外的商学院可能更注重学生未来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它的就业导向型和实用性更强一点,比如国外的商学院一方面有大量的实际案例,甚至有很多知名商学院直接带你到企业去。比如说我们每年接待的杜克、沃顿等的商学院直接飞到新东方,来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运营是什么样子。他们很多商学院学生在一个教室里,我给他们讲新东方的发展、策略等情况,他们提很多问题。所以我发现他们会更活,更加实用,更加贴近生活。第二块,比如说在美国商学院,它更注重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汇报演讲和其他的一些实际工作性的体验,而这些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还有汇报演讲,其实是跟未来的工作生活、工作能力高度和密切相关的一个技能,我觉得这两块是特别跟国内不太相同的一点。而国内的话,我们泛泛的商学院目前来说,我个人感觉实用实操的东西不多,可能只有个别的两三家商学院跟国外密切接轨的,才能达到那几点,其他的都不成。第三块,正是因为国外商学院对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还有包括活案例研究、实习的这种强调,使得它的毕业生毕业以后都基本能找到比过去来之前更好的工作,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个差异点。中国留学生刚到国外大学很难适应留学:中国的大学生可能在本科接受了中国的教育之后,再去美国进修,是不是只要学生愿意,他都能比较好的适应那个环境?张洪伟:需要提前准备,多数学生去了以后是不适应的,尤其第一学期头三个月,我们经常说头第一学期三个月像魔鬼般的感觉,为什么呢?听不太懂,拿到雅思7分或者托福一百零几分了,听还是听不太懂;写不太明白,我们的教育对写的要求比他们要少得多;记笔记也记不下来什么,但一般经过一个学期的熏陶,或者说残酷的这种适应以后,第二学期就好多了,所以一般来说海外大学目前有很多叫pre-college,就是大学之前的一个适应性课程,一般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很多中国的大学生都会先飞到美国去,比如说九月份开学,我七月中就过去了,一个多月我练习听、写、查资料的能力,这样的话基本上大学一开学,他适应性的东西都已经差不多了。所以其实我也蛮建议同学们拿到通知书以后,可以去一下大学的pre-college, pre-sessional,这个对他们的适应力还是比较有帮助的。第三页:赴美留学签证有效期延至5年 本文来源:教育频道专稿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