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身 > 任见:《刘秀传》(增订版)第十七章  烧饼翻不休65 正文

任见:《刘秀传》(增订版)第十七章  烧饼翻不休65

2025-04-05 06:59:26 来源:全球播报网 作者:孤影 点击:1531次

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任见:《刘秀传》(增订版)第十七章 烧饼翻不休65刘秀传任见著内容简介本书为任见先生创作的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传记。刘秀于西汉末年起兵于舂陵,昆阳之战挽狂澜于既倒,致百万敌兵一时土崩瓦解,敲响了新朝王莽政权的丧钟;继而刘秀徇略河北,平王郎,降铜马,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后刘秀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整顿吏治,强化集权,中兴汉朝,成为一代重量级君王。本书立足史实,以刘秀的政治生活和情感生活为主线,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节和艺技独运的构思布局,以简约与饱满臻于极致的洗练文笔,将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艺术魅力推到了新颖动人的境界。刘秀传目录第一章 捕蝶的小丫头……………………第二章 杀开血路的勇士…………………第三章 哀情与婚礼………………………第四章 小人得志的活剧…………………第五章 大司马言之有理…………………第六章 温婉涵蓄的新夫人………………第七章 双喜比临…………………………第八章 久别胜新婚………………………第九章 洛阳南宫的宽恕…………………第十章 次第奏凯…………………………第十一章 得陇望蜀………………………第十二章 好德如好色就好啦……………第十三章 苍天黄土掩奇冤………………第十四章 吃醋与情债……………………第十五章 千古谜案的见解………………第十六章 刘氏的基业……………………第十七章 烧饼翻不休……………………第十八章 外戚与宦官……………………第十九章 锋光逼目七宝刀………………第二十章 哀痛与愧悔……………………著者任见简介第十七章 烧饼翻不休65笔、墨、纸、砚,是传统的文房四宝,有人找到记载说,纸张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西汉时期,即使有了纸张,它也确实没有成为普及性的信息载体,竹简、木牍和绢帛,仍旧是广泛使用的东西。东汉初年也有纸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丝绢纸,另一种是麻纸。丝绢纸的原料,是漂丝过程中脱落的丝纤维碎屑,利用它制成极薄的丝绢,像无纺布,达官显贵用它来写字,也包装一些如药粉之类的物品,朝廷有时也会用这种“纸”奖励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太学生。丝绢纸是丝绢的副产品,故而极少,价格极其昂贵,大多数人根本使用不起。麻纸用纺织物的下脚料制成,价格相对便宜,但是纤维粗糙,书写效果很差。偶尔用来画个示意图,写几个大字还凑合,要作为普遍性的书写用纸,还真难为那些斯文的读书人。竹简和木牍太沉重,丝绢纸价格太贵,麻纸太粗糙,华夏文化在发展中迫切需要良好的载体,为解决这个问题,蔡伦出现了。蔡伦是个宦官,邓绥被册封为皇后以后,蔡伦想讨好邓绥,可是邓绥主张俭朴,连各地郡国的珍奇贡物都一律不收,令人犯难。有心者事竟成。就在别人都犯难的时候,蔡伦却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发现使他改写了历史。蔡伦发现,邓绥特别喜欢书法。女人家写很多字,搬动竹简和木牍当然不合适,很贵的丝绢纸,又不符合邓绥的俭朴主义,麻纸又写不出好字。蔡伦观察得非常准确,也抓住了机会。蔡伦既是侍中,还兼任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的小官——尚方令。尚方令管的都是工匠,蔡伦跟他们摸爬滚打,交流摸索,还真找到了门路。蔡伦从原料入手,放弃了昂贵的丝和粗糙的麻,而选择树皮。树皮容易找到,数量比丝和麻都要多得多,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不利的是,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蔡伦领着手下,猛搞科技攻关,居然找到了用草木灰水制浆取代石灰制浆的办法,提高了纸浆的质量,造出了既细密又廉价,非常适合用于书写的纸张。公元105年,刘肇尚在世的时候,蔡伦把他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刘肇。刘肇高兴极了,大加赞赏,下令推广蔡伦的造纸之法,蔡伦造纸术很快传遍各地。可惜刘肇没有看见新纸张发挥的社会作用,就病故了。邓绥临朝以后,加封蔡伦为龙亭侯,于是这种用新技术制造出来的纸张,就被称为“蔡侯纸”了。邓绥使用了蔡侯纸,觉得价廉物美,非常不错。于是,蔡侯纸被不断地推广和普及。纸张在承载信息、传播文化方面的优越性愈来愈显著,最终取代传统的竹简和木牍,成为“文房四宝”之一。不幸的是,百日龄的小皇帝隆隆,一年不到,不知得了什么急病,突然夭折。邓太后以为刘胜有病不可立,立了刘隆,没想到刘隆的身体还不如刘胜.这么快就死掉,又上一次东汉吉尼斯。没办法,公元106年八月,邓太后又要重新选皇帝了。选了刘祜。刘祜,是刘炟时被废的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庆因为窦皇后从中作梗,不仅母亲被害死,本人也被废为清河王。好在皇上刘肇不但很同情刘庆,还非常器重和信任刘庆,所以,在刘肇的时候,刘庆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刘庆对刘肇陛下的照顾也很感激,从未有过要把皇位从弟弟手里再夺回来的意思,可偏偏这皇位又转回到了刘庆一脉的手里。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太后邓绥连夜召兄长邓骘进宫,商议立新皇帝的事情。兄妹商议的结果是:拥立刘庆的儿子、十三岁的刘祜做皇帝。选择刘祜很好,刘祜年仅十三,还不能亲政,拥立刘祜,便于邓氏继续掌权。刘祜的父亲是刘肇的哥哥,与刘肇关系亲近,拥立刘祜也合乎礼法。刘祜幼时深得刘肇喜欢,经常被召进宫里进见。邓太后也偏爱刘祜,刘庆离开洛阳去封国就藩的时候,邓太后特别下旨,让刘祜继续留在洛阳的清河王府居住。既然邓太后如此喜欢刘祜,与之关系亲密,就更有利于保障邓氏家族的地位。于是,邓骘就在当天夜里亲迎刘祜进宫,拥立刘祜为帝。刘庆当年意外失去的皇位,现在却意外地又由儿子拿回了。刘庆受不了这种政治过山车的刺激,在刘祜继位四个月后,他就去地下找列祖列宗去了。朝政仍由邓太后执掌。青年丧夫的邓太后,将全部精力都用在朝政上,只是不肯放权给刘祜,即使到刘祜成了年,也不放给他。邓太后的专权,使得刘祜产生了强烈不满,但他却也无招。邓太后二十多岁开始守寡,情感上长久空置,内分泌严重失调,再加上她不要命地工作,身体严重受损,在公元121年突然病倒,在病床上躺了一个月,终于辞世。刘祜得到彻底解放,开始亲政。被严重压抑的心灵突然释放,这个刘祜决定做一切自己想做而过去不能做的事情。于是,刘祜爆封“亲信” 。先是加封自己的奶娘王圣为野王君,接着加封自己的皇后阎氏的亲族,把个阎氏一族迅速捧成了新一代“外戚集团” 。王圣和阎家都痛快了。可是邓氏一族还在朝中握着大权,这让他们很不爽快。终于,王圣和阎皇后开始想方设法,对邓氏一族下手。很快,宫里有些从前曾经受过邓太后处罚的人出来,诬告邓悝、邓私、邓阊、邓访,说他们曾经谋划废掉刘祜。刘祜本来就因为邓太后迟迟不肯归政于他而心存不满,现在听说此事,大怒,好,算总账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邓家的邓广宗、邓忠、邓珍、邓甫德、邓广德都被废为庶人。在群臣中最有威望的邓骘并未牵涉进这个案件,也被免去官职和尊号,逐回封地,而且还被籍没了家产。邓氏家族所有做官的,也都一律罢官,遣归故里。又是“虎落平阳”一例。邓家失势,地方官吏毫无顾忌地逼迫侮辱他们,邓氏一族人员都先后自杀了,只有邓广德家,因为母亲和阎皇后是亲戚,才得以留在洛阳,苟活下来。邓氏家族,由于邓太后始终坚持对其亲族采取严格约束的政策,加之邓氏家族自邓禹以来,一贯有着严格的家教,“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为后世法” ,所以邓氏家族虽握大权,在德行上,堪称楷模,更为社稷立过不少功劳。刘祜一亲政,就把将他扶上帝位的邓氏一族,害得家破人亡,借用的还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连邓骘这样公认的忠臣都没有放过,着实缺德。邓骘死后,刘祜还在作祟,不许他葬于祖坟。刘祜如此狠毒,引起群臣的不满。大臣们纷纷为邓骘鸣冤,无奈之下,刘祜只好同意将邓骘葬于祖坟之内。刘祜“仇恨邓太后”的恶果,算是熟透落地,也把他的威信搞得“落地”了。刘祜既凶恶,又懒惰,只擅长酒色,不会处理政务,将大事小事,都托付给自己的老婆阎皇后和阎氏一族外戚集团。阎氏家族可不是邓氏家族。阎皇后本人尤其狠毒异常,对付敌手,必致死地。有个李姓宫女,为刘祜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保。阎皇后听说了,暴跳如雷,直接差人送去一杯毒洒,将李氏毒死。刘祜再没有别的儿子,刘保被立为太子。阎皇后越看刘保越不顺眼,就勾结中常侍樊慧、野王君王圣等人,编造罪名,伪造罪证,诬陷太子刘保谋反。阎皇后杀害刘保他亲妈的时候,刘祜不闻不问,现在刘保被诬陷,刘祜更是听阎皇后的了,他认定儿子要政变,传旨废刘保为济阴王。阎皇后和阎氏家族把持下的东汉王朝,小人当道,每况愈下。刘祜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把大事都交给阎皇后和阎氏家族,导致朝野乱象纷生,反政府起义不断,譬如杜琦领导的反政府军;边疆也狼烟连连,羌人、鲜卑人等少数民族以入侵汉朝疆土为乐事。鲜卑人在先帝刘秀时期与东汉王朝有过小摩擦,后来被刘秀“怀柔”了,一直都是汉朝的盟友。刘庄的时候,鲜卑人还经常配合汉军打击北匈奴和乌桓。刘肇的时候,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被窦宪打跑,大草原一下子失去了主人。鲜卑人趁其所虚,渐渐将其占有。鲜卑人突然获得大片草场,又没有了匈奴这个“天敌” ,再加上很多原来臣属匈奴的部落现在又都来归附鲜卑,于是鲜卑人的数量很快多了起来。鲜卑人多,生产力却照旧落后,没有任何改变,游牧经济很脆弱,遇上天灾人祸就要饿肚子。眼看着汉朝有粮有钱,鲜卑人难免就要来掠取。就是说,匈奴问题解决,鲜卑问题又大起来。刘肇的时候,鲜卑人就多次入侵,攻打肥如、北平和渔阳,大肆抢劫。渔阳太守张显,曾经大发其火,领着弟兄们出塞追击鲜卑人。鲜卑人渐渐把汉军引入凶险地带。兵马掾严授劝张显不要再急于追击,恐怕中鲜卑人的埋伏。建议先安下营寨,派出轻骑兵去打探一下再追也不迟。张显认为严授太胆小了,气得几乎当场就要斩杀严授。张显下令急速追击,结果真的中了鲜卑人的伏击,张显本人中箭阵亡,手下士卒四散逃跑。被张显称为“胆小鬼”的严授,不仅没有逃跑,反而杀死多名敌人,自己身负十余处伤,最后壮烈牺牲。刘祜当皇帝,人怨天亦怒,很多地方发生地震,旱灾、涝灾、蝗灾接连不断。刘祜的酒色享乐不受影响,关在宫中,大聚妃嫔宫女,进行昼夜淫乐,管它什么天下和百姓啊!在洛阳享乐犹觉不够,刘祜还要到南方去巡幸,宠幸南方的小姑娘。说走就走,刘祜带着阎皇后,以及很多皇亲国戚,浩浩荡荡地离开洛阳,向南方进发。天有眼睛。刘祜在路上得了重病,上吐下泻,赶紧往北返回,刚走到离洛阳还有三百里的叶县,就翘了。昏君刘祜,暴死于路,根本没来得及确立继承人。阎皇后恐怕刘祜暴毙的消息传到京城,大臣们会拥立刘保,就秘不发丧,一直回到洛阳,才发讣告,公布刘祜的死讯。东汉洛阳城,经过累代建造,昔日大周的东城区,今朝已经成了繁华热闹的大都会。每天,鸡公唱过三遍,最后一通更鼓响罢,各个方向的城门就洞开了。阳光洒下来了。官家的车杖人马,游出宫城或王府,迤逦赴往郊外,行商贩夫,肩筐挑箩,自四面八方拥入洛阳,进行农产品、畜产品交易。罪孽皇帝刘祜,大聚妃嫔宫女,昼夜淫乐,人怨天怒。在洛阳享乐犹觉不够,刘祜不顾天下和百姓,到南方巡幸,宠幸南方小姑娘。上天有眼。刘祜暴死于路,连继承人都没有来得及确立。阎皇后秘不发丧,一直回到洛阳,才发讣告,公布刘祜的死讯。阎皇后和阎氏家族,为了继续把持权势,先尊阎为皇太后,接着扶立刘炟的小孙子刘懿为皇上。刘懿自然是个傀儡,一切大权都掌握在阎太后手中。阎太后掌握着小刘懿,得以更加尽情地发挥心狠手辣的特长。她跟刘祜的奶娘野王君王圣是同伙,现在刘祜死掉了,阎氏一族大权在握,王圣还有什么用处?没有了,卸磨杀驴,得其时也。在阎太后的授意之下,很快就有大臣上奏,密告了一个反革命集团。“大将军耿宝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恽弟侍中谢笃、大将军长史谢宓、侍中周广、刘祜乳母野王君王圣、王圣的女儿永及永婿黄门侍郎樊严等人,内外勾结,上下串通,结为死党,刺探禁省机要,皆大逆不道。”阎太后和其兄长阎显立即将樊丰、谢恽、周广处死,谢宓、樊严处以髡刑,王圣母女被流放到雁门,耿宝被贬职,遣送封国,路途中“被自杀” 。大清洗之后,阎太后及阎氏外戚集团,牢牢地掌控了最高权力,为所欲为,不可一世。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阎氏一族得意之时,刘懿继位一年不到,突然一命呜呼了。现在,前废太子——刘祜的儿子刘保该做皇帝了吧?刘保的生母李氏被阎皇后害死,刘保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刘祜死掉的时候,刘保想进宫哭丧,阎皇后也不准,狗屎理由是:你已经被废,不算是刘祜的儿子了,不准你吊孝。刘保连自己死爹的面也见不上,情急之下,就在宫外号啕大哭了一回。回府后,不吃不喝,仍是不住啼哭。刘保宫外哭爹,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包括朝中的官员,也包括宫中的一些宦官。宦官这种奇特的公务员,人们往往认为他们品质卑劣,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宦官都没有正常的情感,中常侍孙程就比较正义,尤其同情刘保。后山学派燕山小队(原京北燕山书屋)编辑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孤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