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全球焦点网 > 教育

顾祝同看上去没什么战功,为何还能当总司令,成为五虎上将之首

全球焦点网2025-04-05 06:53:21【教育】35人已围观

简介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老蒋的独裁统治梦彻底破灭。到了台湾之后,一部分之前辉煌的国民党军官,却变得籍籍无名了。但这些人里,绝对不包括老蒋的“五虎上将”之首——顾祝同。在什么时候都表现得平平无奇的顾祝同,为什么能一直维持着自己的辉煌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老蒋的独裁统治梦彻底破灭。到了台湾之后,一部分之前辉煌的国民党军官,却变得籍籍无名了。但这些人里,绝对不包括老蒋的“五虎上将”之首——顾祝同。在什么时候都表现得平平无奇的顾祝同,为什么能一直维持着自己的辉煌呢?他有什么秘诀?一拍即合的师兄弟顾祝同毕业于保定军校,这是在黄埔军校出现之前,我国最出名的一所军校。顾祝同和老蒋一样,都是在这所学校毕业的。只不过老蒋毕业之后去了日本留学,而顾祝同在老蒋毕业之后才入学。所以两人虽是师兄弟,但关系并不密切。不过关系不密切没关系,只要他们俩有相同的目标,即便关系不密切两人也能密切起来。顾祝同是在直皖战争爆发后,选择投奔孙中山的。其实一直以来,顾祝同受到的教育都是以忠君爱国为主。毕竟他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这种思想根植在他骨子里。但当时的社会,很难说有一个真正能让顾祝同“忠”的君。当时直皖奉征伐不休,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顾祝同深感读书救不了国,于是选择投笔从戎。可从军校毕业之后,他却感受到深深的悲哀。因为在社会浪潮的裹挟下,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撼动北洋政府的势力格局。于是他投奔了孙中山,因此认识了老蒋。当时老蒋在粤军担任参谋长一职,但粤军十分排外,老蒋在粤军其实没有多大的权利。但老蒋怎么会甘心,他迫切需要权力。但老蒋的出身限制了他,粤军内部没有愿意追随他的,他只能将目光放在外界。千里迢迢投奔过来的顾祝同,就成了老蒋拉拢的对象。对老蒋来说,顾祝同是个很好的选择。首先,顾祝同和他一样,是从保定军校毕业的,两人是师兄弟关系。其次,顾祝同不属于任何势力,可以直接拉拢,不用对他有太多的防备。而且当时顾祝同也需要帮扶,老蒋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一定会得到顾祝同的感激。就这样,两个各怀心思的师兄弟,因为利益联合在了一起。而投靠老蒋之后,顾祝同也确实得到了出头的机会。老蒋既然拉拢顾祝同,那就不可能什么都不做。顾祝同投奔他,自然不是为了做个籍籍无名的小卒子。老蒋将顾祝同推荐给许崇智,让他成为了许崇智的副官。这对顾祝同来说,无疑是一步登天。许崇智在国民党的地位,可是比老蒋还要高。一跪跪出青云路按理说,能成为许崇智的副官,可比跟着当时无权无势的老蒋好多了。但顾祝同认为,老蒋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不能知恩不报。所以虽然跟在许崇智身边,但顾祝同依旧对老蒋忠心耿耿。而这份忠心也给了他回报,老蒋成为黄埔校长之后,顾祝同成了管理部主任。有人说顾祝同一无是处,他能这么被老蒋信任,是因为他给自己跪出了一条青云路。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呢?这个说法是对是错呢?其实,说顾祝同一无是处倒也不至于。只不过和同时期的其他人相比,顾祝同确实显得平庸了些。在北伐时期,顾祝同还是有过精彩表现的。东征陈炯明,顾祝同多次以少胜多,这让老蒋对他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师弟是个有名无实的草包,没想到他还是有点本事的。既然他对自己忠心耿耿,老蒋也不介意多给他一些权利。老蒋为什么确定顾祝同对自己忠心耿耿呢?这还要从黄埔时期的一件事说起。黄埔军校刚成立的时候,老蒋对军人的精神仪表是很注重的。只不过顾祝同和刘峙两个人,都是属于比较懒散的。有一次两人喝酒喝了一整夜,第二天醒来就要出早操。但不幸的是,那天的早操老蒋来视察了。看到顾祝同衣衫不整,甚至连帽子都丢了,老蒋发了很大的火,甚至让他跪下反省。顾祝同是个教官,老蒋当着那么多学生的面让他下跪,这不是狠狠打他的脸吗?但他二话没说,直接就跪下了。当着所有学生和老师的面,顾祝同一跪就是一天。老蒋都忘了这件事,顾祝同还在跪着。第二天老蒋看到跪着的顾祝同,心中又惊又喜。他深感顾祝同的忠心,认定他是个可用之人。于是原本是中尉的顾祝同,因此连升三级成了中校。官场“不倒翁”不过在北伐战争的时候,顾祝同虽然有过亮眼的表现,但他终归比不上刘峙。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顾祝同在老蒋心里的地位远不如刘峙。因为在北伐的时候,相比顾祝同的犹豫不决,刘峙的敢打敢拼更让老蒋欣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峙都是“五虎上将”之首。但一场西安事变,彻底拉开了刘峙和顾祝同的差距。当初老蒋被扣留,何应钦组织了讨逆军,任用刘峙和顾祝同为南北司令。然而顾祝同按照宋美龄的要求拒不出兵,刘峙却按照何应钦的命令出兵。何应钦很明显不把老蒋的命放在心上,他组织讨逆军就是想逼死老蒋。原本何应钦想换掉顾祝同,但这个时间点上老蒋回来了。这下子,忠心耿耿,为老蒋拒不出兵的顾祝同,算是彻底超过了刘峙在老蒋心里的地位,成为了“五虎上将”之首。顾祝同能一直保持他在老蒋心中的地位,靠的就是完美猜中了老蒋的用人之术。一直以来,顾祝同都像没有自己的思考力一样,为老蒋马首是瞻。老蒋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老蒋不让他干的他坚决不干。该替老蒋背黑锅的时候,他还主动出来替老蒋背黑锅。对老蒋来说,顾祝同就是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非常好用,而且还是一把只会将刀刃朝外的刀,丝毫不担心他伤到自己。老蒋不喜欢新四军在自己的地盘活动,顾祝同就制造了皖南事变。就算损害国家的利益,他也不能让老蒋不高兴。等到解放战争的时候,顾祝同的行事就更得老蒋的心了。在其他将领还和老蒋争吵谁的作战方案更高明的时候,顾祝同已经按照老蒋的方法行动了。对老蒋来说,不搞小团伙,还对自己言听计从的顾祝同,那对自己的忠心毋庸置疑。所以在选择陆军总司令这个位置的时候,老蒋自然就要推顾祝同上位。即便被老蒋推上了总司令的位子,顾祝同打仗的时候还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他就像老蒋的传声筒,老蒋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老蒋的指挥能力又不行,所以最终葬送了国民党的百万大军。不过老蒋也很清楚,这一切都怪不了顾祝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人被降职、被雪葬,只有顾祝同可以步步高升的原因了。对老蒋来说,战功赫赫但和我军走得近的卫立煌不是良臣,忙着争权夺利的陈诚太过功利,刘峙和蒋鼎文能力又不足。选来选去,只有一个顾祝同最符合自己的心意。而且顾祝同作为军中的老好人,虽然位高权重,但从来都是谦和待人。也正是这样的品格,让他成为陆军总司令之后,依旧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哪怕败退台湾,他的晚年依旧荣华富贵。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很赞哦!(46)

热门文章